近日,慈溪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網絡案:幾個90后組建了一個公司,利用微商玩“無間道”進行,全國各地共有2000多人“中招”,初步估計涉案金額超過1000萬元。 家住慈溪附海鎮的何女士生下孩子不久,趁著在家休養帶孩子,想通過網絡賺點外快以補貼家用。去年4月,她在一個化妝品微商平臺留言,申請成為一名微商。之后,對方向她推薦了一名“指導老師”,何女士上的第一課是學習如何吸引微信好友。按照這個“老師”的方法,何女士將自己的二維碼發到朋友圈,一時間好友申請不斷,其中一名自稱是蘇州某美容院的老板直接拍板要買2萬元的貨。 何女士一看生意上門,非常高興,她馬上按照自己所加入的這個微商平臺的規定,將1萬元貨款打入到“老師”的賬戶。當天晚上,那個美容院老板稱要加2萬元的貨,何女士再次轉賬1萬元給“老師”。 就在何女士以為自己能輕松賺取2萬元利潤時,那個神秘的美容院老板突然取消了訂單,何女士這才急了,她立即向“指導老師”提出退貨請求,對方以不存在質量問題為由予以拒絕。幾天后,2萬元貨送到了家,看著這一堆賣不出去的化妝品,何女士欲哭無淚,找“公司”投訴,卻被一再搪塞,最終只能報警。 這個案子看起來似乎只是投資失敗,但仔細分析,可以看出是精心設計的套路。于是,慈溪警方著手展開調查。偵查員三上北京、四下廣州,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多個報警人不約而同地提到,在事件整個過程中都曾出現一名言而無信的買家,當他們向微商平臺支付貨款購貨后,買家便以各種理由取消交易。警方據此作進一步的深入調查,最終確認這個所謂的買家其實就是那個“指導老師”。當偵查員厘清套路,準備采取行動時,該化妝品公司突然人去樓空。不久,警方通過監控發現,這批人換了個地方,重新注冊了一家新公司,仍然以老套路“經營”。 就在警方準備收網抓捕時,這家公司再次消失了。去年年底,這家突然消失的公司再次“復活”,而且變身為兩家,一家在北京,一家在廣東。今年1月9日,慈溪警方采取行動,成功抓獲40余名涉案人員,其中36人被刑拘。 參與調查此案的民警表示,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微商進行案件,犯罪嫌疑人先是編制輕松賺錢的陷阱,等到有人因輕信入坑,就立即收取入會費。接著,便自導自演“無間道”,設局騙取對方的錢款。如果投訴增加,感覺有危險,立即關門,過段時間又注冊新公司。 如今,各種各樣的“微商”不斷出現,有些微商推出的商品價格低廉,很有力。但必須警惕的是,由于微商身份無法審核,存在著較大的網絡風險,一些人通過微商平臺進行交易,結果買到的是假貨甚至付錢后收不到貨,維權難度極大。 此外,一些人存有快速發財的心思,自身卻缺乏鑒別力,如果貿然踏入微商營銷之門,做別人的下線,很可能成為最終的受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