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化)專業:非師范本科專業,學制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該專業是浙江省省級國際化專業、浙江師范大學首批國際化專業之一。 培養系統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知識和國際貿易理論與外貿業務操作技能,“擅長外語、通曉商務”,具有國際視野和開拓創新能力,熟練開展國際貿易實務,尤其在中非經貿方面有專長的高素質、復合型經貿專門人才。 謝守紅教授,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區域經濟、工商管理、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以及MBA、IMBA、教育碩士和工程碩士導師。2003年于華東師范大學城市和區域發展博士畢業,2008年于西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出站。2004年晉升教授職稱。2005.6-2006.6由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到加拿大約克大學從事一年訪問研究,并先后到美國邁阿密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短期學術交流。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3-2011.4在中共中央黨校高校骨干教師研修班學習。擔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江蘇省旅游學會常務理事、華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世界地理研究》《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編委等職。 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城市發展、旅游管理和企業管理研究,特別是關于城市化和城市空間發展演變研究。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0多項,承擔了地方政府和企業委托的研究課題30余項,研究成果為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采納,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發表論文15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9部,合著2部。獲得省優秀青年教師、校先進教育工作者、校先進科研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獎10項,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國家優秀研究生獎勵、省優秀研究生以及全國科技競賽、創業大賽獎勵等。 第三,多校園培養。4年在讀期間有赴國內外知名高校學習半年以上的機會。其中近半數學生可赴國外著名高校交流學習。國家留學基金委每年全額資助部分學生到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及歐美高校交流學習。 第四,多元化實踐。該專業擁有高質量的校內實訓平臺和校外實踐基地,如浙江省外貿服務平臺專項資金項目——中非國際商貿人才培訓平臺、國家級創新創業實訓項目——中非國際商務網、國際商務綜合實驗室等多個高質量的校內實訓平臺。并有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有限公司、越美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達之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浙江尖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幾十個知名校外實踐基地,用于該專業的技能訓練、實踐教育和實習。 第五,全世界招生。本專業國際生源遍布全球,已招收來自非洲、中東和拉美等近30個國家的本科留學生,留學生占比已超過60%。 第六,國際化師資。本專業有一支具有全球視野的高素質教學與科研團隊,90%以上的教師具有國外學習與工作經歷,20%為外籍教師。 國際貿易學、國際金融學、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法、跨國公司管理、計量經濟學、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學、非洲概論、非洲商法、非洲經濟、中非經貿關系等。 中非經貿發展是我校省重點建設高校三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近五年來,本專業以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為依托,以學校非洲研究團隊為支撐,凝練學科特色發展方向,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共5項,教育部課題3項。發表CSSCI/SSCI/SCI收錄論文70余篇,出版著作6部。強大學科支撐使該專業已建成4星級專業,排名進入全國前15%的行列。 非洲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小商品市場外貿發展的新引擎。而義烏儼然已經成為了連接非洲的“魅力之城”。本專業所在高校離義烏只有半小時車程。義非經貿的蓬勃發展為本專業中非經貿特色人才增添了天然的區位優勢。 通通過培養、引進和交流,本專業已經打造了一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國際化教師團隊。90%以上的教師具有半年及以上的國外學習與工作經歷。并且還聘請了部分外籍教師在本專業承擔教學任務。本專業學生每年都有派往國內外知名院校交流學習半年的機會。近年國家留學基金委已全額資助50度名學生赴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以及其他歐美名校學習。本專業國外留學生比例超過60%,數量上遠遠超過國內學生數量,創造了非常好的國際化教學情境。 在引進、消化和吸引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形成了本專業“非洲特色”、“國際視野”和“多校協同”的三輪驅動型人才培養理念。非洲特色,體現在“中國通”型非洲學生的培養和“非洲通”型中國學生的培養兩個方面。使本專業培養的國際經貿學生成為“雙通”型中非經貿高級國際化人才。國際視野,體現在本專業學生的培養“立足中非、放眼世界”的全球化服務定位,突現出學生培養的國際化視野。多校協同,體現在多校園合作培養的理念上。本專業形成了浙江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與貿易大學及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三校聯動、協同培養”的多校園互動合作人才培養理念。 構建了“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多層互融、“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多線互聯、“理論教學-實踐鍛煉”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實現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學科平臺課程模塊、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非洲特色課程模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和個性化拓展課程模塊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 教學內容體現了非洲特色,開設了服務于非洲基礎知識和非洲專業知識教學的非洲模塊課程,其中包括非洲概論、非洲經濟、非洲商法和中非經貿等4門“非洲基礎知識模塊課程”,以及非洲金融、非洲市場營銷、非洲貿易與投資等6門“非洲專業知識模塊課程”。教學內容體現了中國經驗,涵蓋了中國小商品城市場行情、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對外貿易及中非經貿智庫論壇等動態化前沿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體現了國際導向,本專業專業平臺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采用了國外著名商學院相關專業課程所普遍采用的國際經典教材,引入了國外先進的教學內容。 采用了“課內-課外翻轉,師生-生生互動”的翻轉互動式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權。積極開展“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性課堂教學,將企業家、外交家和校外名師請進課堂,引入到課堂教學;并由專業教師陪同學生走進企業、市場和論壇進行現場教學。實現了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寓教于研”式“科教融合”教學方法,開啟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之路。 在新型國際化持續推進、國際商貿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高素質、應用性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是現今國內外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最緊缺的人才之一,特別是隨著中非經貿的快速升溫,涉非企業對熟悉中非國際商貿的特色人才需求緊迫。本專業培養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既接受系統的國際經貿與商務管理知識與技能教育,又能熟練地使用外語,而且掌握中非經貿的特色知識與技能,畢業生既適于從事包括歐美亞各大洲在內的國際商貿,又在對非經貿業務上具備特別優勢,可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銀行、市場中介機構等從事國際經貿相關工作。因此,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前景廣、就業成功率高。近年來,就業率達到95%以上,其中成功創業率近10%。 |